• Home
  • Blog
  • 数字身份的未来之战:当虹膜扫描遇上加密签名
October 31, 2025

在人工智能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,真假难辨的数字内容,如深度伪造(deepfakes)的泛滥,正前所未有地挑战着我们对“真实身份”的认知。在线验证一个人究竟是活生生的人类,还是一个精密的算法程序,已成为数字时代最紧迫的课题之一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两股强大的力量——由山姆·奥特曼(Sam Altman)力推的World项目及其颇具争议的虹膜扫描“球体”,以及加密硬件巨头Ledger转向身份验证服务的“签名器”——正在展开一场关于数字身份未来的激烈角逐。这不仅仅是技术路线的差异,更是一场关于信任、隐私和个人主权深层哲学的较量。

山姆·奥特曼的World项目,最初以Worldcoin之名面世,其宏大愿景是为全球每个人建立一个独特的数字身份。其核心机制依赖于被称为“球体”(orb)的设备,通过精确扫描用户虹膜,生成独一无二的加密数字代码,旨在作为在线身份验证的终极凭证。World承诺,用户的生物识别数据仅在个人设备上加密存储,以此打消隐私顾虑。为了吸引用户参与,World还慷慨提供免费的Worldcoin加密代币作为激励。迄今为止,该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超过1200万的验证用户,应用程序下载量更是突破2600万,足迹遍布亚洲、欧洲、南美和中美洲,并正将目光投向美国市场,其背后不乏安德森·霍洛维茨(Andreessen Horowitz)等知名风投机构的雄厚资本支持。

然而,World项目的激进扩张并非没有争议。尽管其声称生物识别数据得到了妥善保护,但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,尤其是在各国政府和公民社会中引发了强烈反弹。批评者指出,虹膜数据作为一种无法更改的生物特征,一旦泄露,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。消费观察(Consumer Watchdog)的技术与隐私倡导者贾斯汀·克洛茨科(Justin Kloczko)就曾直言不讳地警告:“你不能换新的眼球。我不在乎这家公司怎么说。生物识别数据,比如这些视网膜扫描,终将泄露。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无时无刻不在发生。”他强调,一旦这些数据流入不法分子手中,你的“眼球”将成为无价的“数字黄金”,其潜在风险令人不寒而栗。

与World项目的高度集中式生物识别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老牌加密硬件公司Ledger正在悄然进行战略转型。其最新一代Nano Gen 5产品,已不再仅仅被宣传为“硬件钱包”,而是被重新定义为“签名器”(signer),此举旨在强调其在身份验证服务方面的功能。Ledger的这一转变,透露出其希望在数字身份领域扮演更关键角色的雄心。它暗示了一种更为去中心化、用户自主掌控身份的可能路径,即通过硬件设备安全地存储和管理数字签名,从而实现对在线身份的验证,而非将敏感的生物识别信息交由第三方机构扫描和处理。这一战略调整,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,更代表了加密世界对数字信任和个人数据主权思潮的深刻反思。

在数字身份日益成为个人在线存在基石的今天,World的虹膜扫描与Ledger的加密签名,共同勾勒出未来身份验证领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演进方向。前者以便捷性和普适性为诱饵,试图通过生物特征建立全球统一的身份系统,却无法回避核心数据集中化带来的隐私隐忧;后者则坚守去中心化和用户控制的理念,致力于通过安全的硬件设备赋能个体,确保身份的自主可控。这场无声的较量,不仅仅是技术方案的博弈,更是对个人隐私权、数据安全以及数字世界治理模式的深刻探讨。当我们站在数字身份未来的十字路口时,是选择将“眼球”交给便捷,还是紧握“签名”守护自主,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,乃至整个社会,进行审慎而深远的思考。

About the Author

大家好,我是 20 MIN Creative 的创办人。
曾经,我在主题乐园创造快乐;现在,我想用AI的力量,让你的人生更轻松。
在这里,我每天分享最有价值的 AI 新闻与实用洞察,让我们一起用科技和创意,打造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。🌞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>